近日“防猝死套餐”在网上爆火,叶黄素、鱼油、辅酶Q10……这些保健品开始频频地出现在年轻人的饮食中,甚至成为一种风尚。
但当葡萄籽、益生菌、鱼油、白藜芦醇、维生素……以高科技浓缩成一粒粒药丸、一颗颗胶囊被大把大把地送进嘴巴时,才发现曾经让年轻人嗤之以鼻的“保健品”,正在以全新的姿态占领着年轻人的购物车。
数据最能证明一切,叮当健康研究院数据显示,80、90后有养生意识的人数超过7成,其中在营养保健品的购买者中,90后占比达25.01%,长期使用保健品的90后高达21.9%。
支付宝联合阿里健康发布一组数据报告也显示,95后成为最大消费群体,占据支付宝医疗健康服务用户数40%。
“一天起码吃六种以上的保健品”已成现代年轻人的生活常态,刚步入社会工作的王毅总结自己一整天的保养流程时说道,早餐随餐服用1粒钙片补充钙质;午餐冲泡一杯VC泡腾片补充维生素C;下午再来1小包辅酶Q10综合营养包,补充多种营养;睡觉时,喝杯牛奶加褪黑素,才能安心度过漫漫长夜。
当然,相比于老年人服用的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保健品,包裹着科技含量以及临床实验数据外衣的膳食营养补充剂,更能让年轻人信服。
现在的年轻人,很爱保健品“留住年轻状态”、“养出少女颜”、“轻松消耗脂肪”、“生成胶原蛋白”,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理想状态,只需要一小包保健品,你会心动吗?
黄薇刚工作两年,还处在青春靓丽的年纪,可她说自己很焦虑,“都说女生过了25岁就会加速衰老。”她觉得自己过的每一天,身体状况都在逐渐变差,坐的时间一久腰酸背痛,盯着电脑时间一长眼睛发酸爱体育,皮肤也开始暗沉,每天早上对着镜子只能叹气,“周围的朋友都劝我要早早补起来。”之后,天然维生素C、天然β-胡萝卜素软胶囊、深海鱼油、蔓越莓胶囊、葡萄籽胶囊、女性复合维生素片出现在了她的日常饮食目录中。“最近听说辅酶Q10对免疫力有帮助,我得赶紧上网买。”黄薇说,她每天加班玩手机熬着最晚的夜,为了苗条的身材吃着最少的饭,以及为了养生,吃着最多的保健品。
由央视、国家统计局、中国邮政联合发起的《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数据表明,2023年,18-35岁年轻人的消费榜单前三位的是旅游(32.77%),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31.67%)和保健养生(31.04%)。
库润数据调研显示,在购买养生保健品的90后中,普遍每天吃2-3种养生保健产品,超七成每月花费200元以上。
据《2022全家营养第四餐消费趋势洞察》显示,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年轻人的保健营养需求正在向多场景衍生。在不同场景下,年轻人对保健营养品的细分品类也呈现精细化态势。工作场景中,她们更青睐维生素,日常状态下,膳食纤维被选择的比例最高,而运动瘦身场景下,钙铁锌等元素最受欢迎。
39深呼吸在国内知名的几家电商平台上看到,保健品种类繁多且销量火爆,其中,排名居前的维诗、芳珂、汤臣倍健、碧生源、康恩贝等都是受到年轻消费者青睐的保健品品牌,价格在几十到上百元不等。
亚健康催生下,千亿保健帝国建成保健品,即“保健食品”,在美国被叫做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欧盟称之为食品补充剂(Food Supplememt),区别于具有诸多审核限制、且一般只有生病才会购买的药品,保健品的政策相对宽松,即便没有生病也可以服用保健食品。
保健品的性质,正好与“亚健康”不谋而合。亚健康是指非病非健康的一种临界状态,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次等健康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已出现一些重要体征指标不正常或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身心疾病。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首席科学家庞国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保健品厂商、广告商以及其他各方抓住了机会,以保健品解决亚健康状态为契机,保健食品的市场大盘不断扩容,并成功地成长为了万众瞩目的千亿级市场。
而除了保健品厂商和广告商等个体自身孜孜不倦的努力,外部环境也成为了助推器。一方面,是接踵而至的空气污染、饮水污染、装修污染,以及地沟油、激素肉、抗生素滥用……外部环境变差,让保健品有机可乘。
另一方面,是铺天盖地的对“年轻”、“美”、“帅”的过分强调,由各种商家和媒体产生的无数信息,都在不断提醒:美意味着年轻、瘦、活力、高等等。不美,则有可能被社会淘汰。
90后:最为健康焦虑的一代根据常理,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最易被疾病缠身的老年人。但根据丁香医生《2020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70前、70后、80后、90后、00后年龄段的人群中,
据益普索发布的《90后养生日志》显示:情绪健康(26%)、身材管理(22%)、睡眠改善(14%)是90后的前三大健康诉求。而在此前CBNData发布的《年轻人养生消费趋势报告》中也曾提到,我国半数以上的“90后”有脱发、掉发、视力减弱的困扰,同时约有四成存在肥胖、运动能力下降的情况,还有三成出现免疫力下降的问题。
于是造成一边是面对巨大的生活工作压力,难以舍弃熬夜、高油高盐饮食不规律、长时间接触电子产品等众多不良生活习惯;另一边是因快速传播的健康知识而不断增强的健康管理意识,成为现下席卷年轻一代的健康焦虑。
身体真的变好了吗?增强免疫力、抗氧化、帮助骨骼生长、提升脑活力,针对年轻消费群体,这些保健品称号听起来似乎每一种都是解决年轻人的必需,还有吸睛的广告配有所谓的科学数据、真实案例、对话截图、视频,甚至明星名人名医推荐。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曾在媒体采访时说过这么一句:
此外,不少专家表示,如果过量补充某一种所谓的保健品,或者某一种人体所需要的元素,会对人体的肝肾功能造成一定的损害,有的人出现呕吐、头晕,更严重的甚至失明、出血等保健食品。◎ 图:站酷海洛
2005年4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其中明确保健食品的定义为: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强调其是适合特定人群的食品。
如今,保健品市场在年轻人中刮起了“旋风”。当一件事成为潮流的时候,我们就更应当保持警惕。年轻的保健品群体还存在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产生的风险也是未知的。